header

把守“ 密多院 ”的主帥護法神

picture九月初九中壇元帥千秋, 誰是中壇元帥?

中壇元帥,祂就是三太子李哪吒。 好好的來介紹一下這一位,在大家印象當中既可愛又可敬、既神通又濟世的太子爺!

Nalakuvara 是李哪吒的梵語名字,也有人稱為 Nalakubala;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哪吒天王、哪拏天、哪羅鳩婆、哪吒矩囉、哪羅鳩羅、哪吒鳩跋羅、哪吒俱伐羅。根據《大藏經.毘沙門天隨軍護法儀 軌》中所說:『爾時,哪吒太子,手持戟、以惡眼見四方...護持佛法,欲攝縛惡人。』,由這裏可以知道,哪吒三太子,最早是印度佛教中,護持佛法、守護國 界及國王的善神。 後來,到了唐朝,根據從印度密教典籍中,翻譯過來的說法,哪吒三太子是毘沙門天王,五個兒子當中的第三子。而所謂的毘 沙門天王,祂是一位護法及施福的神祇,哪吒跟隨在祂身邊,托塔相隨;而塔中所供奉的,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舍利。我們把這個記錄,跟大家所了解的民間故事相比 對,所謂的毘沙門天王,也就是佛教四大護法中,北方的護法神,托塔天王李靖。
故事一直演變到後來,在《西遊記》、《封神演義》等等的民 間小說裏,編纂出像:哪吒三太子跟東海龍王的殺子剝筋之仇、射殺石磯娘娘、削骨還父、削肉還母等等的故事情節,不斷將哪吒三太子的『人性』,加以多數的神 話與杜撰;慢慢的,哪吒三太子,就演變成道教所說的『中壇』主宰,也就是我們現所在尊稱的『中壇元帥』。
但是,中壇元帥這個名字,到底是怎麼來的呢?

所謂的『中壇』,其實只是一個職稱,就像是我們一般人說的總經理、協理、經理之類的。而在宗教中,『中壇』的位置,就在一般神桌中,下桌的中間,大家在放香 爐的位置。這個位置,是由太子爺加以護持;再加上,太子爺是玉皇大帝駕前的中營元帥,統率著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,五營的天兵神將,而所謂的「中營」就是中 國古代,元帥發號施令,調動兵力的地方,所以中營又被稱為 『中壇』。

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,身長六丈,首帶金輪,三頭九眼八臂,口吐青雲,足踏盤石,手持法律,大噉一聲,雲降雨從,乾坤爍動。因世間多魔王,玉帝命令降 凡,故靈珠投胎于殷、周時代陳塘關總鎮托塔天王李靖,母素知夫人,李靖有三子,長子為金吒、次子為木吒、三子為哪吒。哪吒自幼即勇武有力,拜乾元山金光洞 太乙真人為師習法,俱隱身、土遁等法術。更有火尖槍、風火輪、靈符秘訣、混天綾、豹皮囊、乾坤圈、金磚等寶物,本領非凡。如詩傳:『手提紫焰蛇牙寶,腳踏 金霞風火輪,豹皮囊內安天下,紅錦綾中福世民』降世後,為姜尚中營神將,助周滅商,故後人都尊稱其為中壇元帥。

在 一般的民間宮廟裏,中壇,是供奉太子爺為中壇元帥,成為把守宮廟的主帥護法神。同時,還將太子爺,塑成童子像:身穿甲冑,右手上揚,拿著戰戟,左手橫胸, 握著乾坤圈;腳踩著風火輪,身纏混天綾,有如騰雲駕霧狀。身軀像七歲孩童,面貌豐圓,顯露出威嚴而又不失童氣的太子爺神像;用來表示太子爺的威風凜凜,法 力無邊。
在道教的說法中,一般寺廟中,均祀有五營神將;分為:東營九夷軍,張基清元帥,南營八蠻軍,蕭其明元帥;西營六戎軍,劉武秀元 帥;北營五狄軍,連忠宮元帥;中營三秦軍,李哪吒元帥,這五營神將,分掌境內五方。因此,只要是在道士施法時,會先在村落五方,豎立五方旗,然後由當地村 民,備妥牲醴犒祭,祭拜中營中壇元帥、土地、城隍、炳靈公等神明,接著誦經作法,驅邪壓煞!

中壇元帥李哪吒又稱「太子爺」、「太子元帥」、「哪吒元帥」、「哪吒太子」、「哪吒三太子」、「三太子爺」、「玉皇太子爺」等,或因其裝備之中有風火輪、乾坤圈、混天綾、豹皮囊等,又稱「李羅車」、「羅車公」、「大羅仙」、「羅車太子」、「金環元帥」等尊稱
一個眉目清秀、遍體紅光、肚子圍著一塊紅綾,右臂環著一個乾坤圈;同時,嬰兒的左手掌上有個哪字,右手掌上有個吒字。李靖自己知道,妻子生了個了不起的小孩,於是,順著祂出生時,手掌顯現的字,取名為哪吒。哪吒才出生不久, 就被太乙真人,帶回山洞教習武藝。
哪 吒,拜師乾元山,金光後洞,太乙真人為師。哪吒,天生悟性就高,短時間之內就把隱身法、土遁術等等法術,一下子就通通都學會了。太乙真人看見這樣的情況, 接著就把火尖槍、風火輪、靈符秘訣、混天綾、豹皮囊、乾坤圈、金磚等等寶物與法術,全部傳授給哪吒。也是因為這樣,哪吒年紀雖小,但在祂天賦秉異之下,擁 有著勇武絕倫的身手,以及高強的法力。
後來,到哪吒七歲的時候,有一天,天氣非常的炎熱,哪吒為了消暑,就帶著混天綾到九灣河洗澡,混 天綾映紅了整個河水;祂在水裏玩得非常開心,祂腳踏水晶殿,直衝進寶塔宮,哪吒身上的混天綾,在東海裏一飄,讓東海龍宮,整個像超級大地震一樣的震動了起 來。龍宮裏的人,個個是驚慌失措,不知該如何是好東海龍王敖光,馬上派海夜叉李良查看,李良向哪吒喊叫,要哪吒不要搗亂水晶宮,哪吒以為是妖怪,馬上拿了 乾坤圈,朝李良丟去,當場把李良給打死了。敖光接著派出,第三個太子敖丙,領了一隊兵,去像哪吒討公道,結果敖丙法力太低,被哪吒的乾坤圈打出原形,躺在 地上。哪吒順勢把小龍的筋抽出來,準備送給爸爸李靖,當作一條龍筋皮帶。
東 海龍王知道兒子被殺後,悲憤異常,馬上就去找李靖理論。李靖一聽這還了得,馬上出門尋找哪吒,不一會兒,李靖找到了哪吒,哪吒還開心的,把手上正在把玩的 龍筋皮帶,獻給李靖。李靖見狀大怒,立刻帶著哪吒,去向東海龍王請罪,同時也把龍筋還給龍王。敖光一看到敖丙的龍筋,一時悲從中來,跟李靖說:「敖丙是管 興雲佈雨的正神,怎麼可以隨便打死?」,說完後,就把李靖父子倆趕出龍宮。
敖 光第二天,就跑到天宮裏去,向玉帝告狀。哪吒知道敖光去告狀,立刻趕到南天門,去攔住敖光,大鬧一頓。哪吒心想,敖光不敢亂來,便安心的回到陳塘關,路上 無意中於上帝壇,手裏把玩著乾坤弓箭,突然,乾坤箭一發,不小心射死了石磯娘娘之子;石磯娘娘聞訊大怒,出兵要攻打陳塘關,哪吒為了怕事情擴大,傷及無 辜,一個人就拿起父親李靖的降魔杵,跟石磯娘娘展開大戰,哪吒技高一籌,當場就把石磯娘娘給殺了。
另一方面,東海龍王敖光,其實,早就奉了玉帝之命,召集四海龍王敖光、敖順、敖明、敖朋來抓拿李靖夫婦和哪吒。
這 個時候的陳塘關,一方面,有四海龍王前來抓人;另一方面,李靖又擔心被哪吒殺死的石磯娘娘,她是諸魔的領袖,她一死,一定會招惹鬼兵群攻。身為陳塘關總兵 的李靖,為了陳塘關的安危,以及天下百姓的福祉,憂心不已。再加上,是自己兒子哪吒闖的禍,李靖又不忍心,將自己的兒子抓來斬首謝罪。面臨這樣三方交相賊 的李靖,面對即將發生的大混戰,李靖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。整個陳塘關的官兵和百姓,個個都是愁眉不展,心懷憂懼。
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哪吒,心裡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,而這個禍絕非道歉,就可以了事的,於是哪吒就到師父太乙真人的前面,向太乙真人詢問解決之道。
太乙真人看著哪吒,心裡著實不忍祂接著說:「你犯了這種滔天大罪,只有自殺,別無他策。」
哪吒聽完師父的話,心想:千萬不可拖累自己的雙親、兄弟、所有的軍民。
哪吒思考良久,於是,就自書遺言:「死在金帝殿,葬在太子山!」,接著祂就舉劍自殺,同時,祂還剖開自己的肚子,把腸、心臟、肺腑拉出來,還給母親素知夫人,削骨還給自己的父親李靖。如此一來,一場即將發生的大戰也因為哪吒的自盡,而煙消雲散。
哪 吒死後,哪吒的魂魄脫離了軀體,一路就飄到了乾元山,金光洞;太乙真人把哪吒的的靈魂攔下,同時叫金霞童子,到玉蓮池裏,採下蓮花兩朵,荷葉三片,拿回洞 裏。接著,太乙真人把蓮梗拆下組成三百個骨節,然後,在三片荷葉,分成上、中、下三塊,放在骨節上;太乙真人就在金光洞中,抓住哪吒的魂,往荷葉裡一推, 喊一聲:「哪吒快成人形!」,一下子,哪吒就以蓮花化身重生,活了起來。
太乙真人教哪吒法輪密旨,從此之後,只要哪吒喝叫一聲,就天頹 地塌;呵一個氣,就會有一層金光罩體;蹬一下,龍順虎從;鎗一撥,乾旋坤轉;混天綾丟起,山崩海裂;這讓哪吒的神通更加廣大!之後,太乙真人,命哪吒下 山,輔助周武王和姜子牙伐紂,完成伐紂大業。根據《封神榜》的說法,李靖被封為托塔天王,兄長金吒,被封為弘法護蓮菩薩,鎮守靈山維護法門清淨,二哥木吒 被封為惠岸尊者,哪吒被敕封為神兵、神將的統帥,佐善伐邪,鎮壓妖魔,是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,天帥之領袖,永鎮天門。

picture

回 首頁

電子郵件:miduoyuan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