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提是我们已经有了足够数量的行观手……这就提供了我们的众学者能够继续攀登的可能性与条件了,包括尚未能够行观、入观的众学者。
点评手就是借助行观手的肩膀往上爬……如若是没有这些肩膀,你就是再怎么蹦,也是个落回了原地。
所以,我们的行观手要主动的参与点评,不能够总是用你自己的肩膀去扛着别人……那些别人甚至还会低头嘲笑你水平低下?
行观手要互为肩膀,同时要把你的肩膀借给那些尚未入观的学者踩踩……一衣带水,共飞跃。
只行观而不去尝试点评……难以提高,因为点评比行观要费劲一些。比如,行观手犹如操作工,点评手就相当于科室里的质检员,要对你的作品进行评估,检查、验货。
但是,科室里的这些官员如果没有了操作工提供的产品——喝西北风,大眼瞪小眼,什么也不是了。
点评手拿到了行观手的观记……在心态上应该是如获至宝。璞玉,未经雕磨的玉石、象牙、矿石——点评就是不断的雕磨、提炼、研讨,并使之升华为无价的珍品。
为什么不能够自己点评自己的呢?有点像是医生总是给别人开刀,轮到拿着刀切割自己时……就有难度了。反正是切割别人——自己不疼。
被点评的学者要学会给自己打点麻药,不然别人一下刀就会大喊大叫了?你应该试着去切切别人……过过瘾。
为什么那个杨杨急于想招回那些行观手呢?因为没有那些行观手,一事无成。为什么杨杨不能够容入众学者,参与众学者的点评呢?杨杨认为他精选的行观手都是精华……剩下的都是甩货了,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了。
杨杨是想写书……那些行观手就是他能够写书的素材。不介入众学者——可以说成是他自己的创作——独立性的作品。说来说去还是个放不下名利?
实际上在这个虚空领域里,任何人都是独立不起来的。因为虚空无边无际,是任何人也无法独立面对的……所以就需要整体性的摸索前行,而且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
整体性的摸索,优势就是相互的借鉴,相互的提醒,相互搭把手……犹如攀登的绳索……牵系着一串人。当一个人失足掉下去的时候,挂在大家身上的绳索能够拉住这个人……大家承担了这个人失足坠落的风险。
2013-6-25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